「賽馬會社區創新智能共學計劃——人工智能應用挑戰日」培養學生解難能力
隨著各種人工智能應用的普及,學習與編寫相關程式的門檻大幅降低,近年亦不乏由中小學生設計的方案出現。為推廣人工智能知識,並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幫助有需要的社群,「賽馬會社區創新智能共學計劃——人工智能應用挑戰日」以「設計便利視障人士的無障礙環境」為題,招募28位中小學生一同發揮創意,於9月24及25日在奧海城設計人工智能方案。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MakerBay Foundation主辦, 「賽馬會社區創新智能共學計劃」旨在凝聚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家長、學校、社區組織和不同行業的專才,推廣人工智能知識並應用於解決社會及環境等問題。9月份的挑戰日邀請了視障人士分享出行及購物時遇到的困難,並為參賽者在構思方案時提供意見,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科技助人的精神。
其中阮浩勳先生以視障人士角度在分享環節提到:「視障人士透過手杖、引路徑及點字等工具協助出行,但因為商場等室內處所的通道一般較室外狹窄,亦難以分辨身處走廊抑或店內,所以要到想去地方並不容易。」他建議參加者在設計方案時,可代入視障人士的角色,以聽覺及觸覺等探索身處的環境。
9隊參賽隊伍在小組導師的帶領下,經歷了與視障人士傾談並認識問題、於商場內考察及實測他們的想法、運用不同的人工智能工具設計方案、測試並改良、最後向評判匯報的創新歷程。最後,高小組冠軍為設計「智能衣架」的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隊伍。用家在手機應用程式輸入希望在服裝店購買的款式及尺碼後,程式便會發出導航指示,引領用家前往適當的衣櫃。當用家拿起服飾,智能衣架便會發聲,告訴用家該服飾的設計、顏色及價錢等。而中學組則由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的隊伍勝出。他們為視障人士設計的智慧出行手機應用程式配合放於衣襟前的鏡頭,透過人工智能辨認路面的障礙物及巴士站牌等,並向用家發出即時提示。
評判方面,活動邀請了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執行委員及黑暗中對話(香港)基金會董事莊陳有先生,以及創啟社會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蕭啟穎先生擔任,分別由用家及科技研發的角度給予學生意見。為視障人士研發手機應用程式及智能眼鏡的蕭先生表示,「在解難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問題有助構思有效的方案,而今次同學的選題均能針對視障人士的需要。」另一位評判莊先生讚揚參加者的創意,鼓勵他們應將意念實踐,設計更具體的方案。他更強調通用設計的概念(Universal Design),指出好的產品不應只可惠及視障人士,而是讓所有用家都可以無障礙地使用。
總結今次的人工智能應用挑戰日,MakerBay Foundation執行總監陳思朗先生感謝參加隊伍、導師、視障人士及評判的參與,讓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行的挑戰日得以順利舉行。他指出:「作為主辦單位,我們很高興看到學生能夠應用在社區工作坊中學到的知識,為視障人士解決生活的挑戰。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但就如計劃宣傳片中所說,『相信未來,未來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相信新一代的創意可克服各種挑戰,而年青人亦要相信自己能夠令社會變得更好。」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