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目標
參與
向大眾推廣社會創新,並招攬有志之士投入社創。培育
培育尚在起步階段的社創想法。教授企業家思維,以及營運社創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協助參加者實踐想法。
連結
連繫不同的社創單位,促進合作,共同發展。關於我們
「創效實現室」(Impact Innovation Lab)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創新培育計劃——面向大眾,推動香港的社創生態發展;同時擔任培育者的角色,吸納十八歲或以上有志投入社創的人士,協助他們制定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實踐所想。
由MakerBay Foundation主辦,社創基金撥款資助,「創效實現室」每年進行公開招募——關注各大社會議題,徵集社創點子。計劃將舉辦一系列的實體及線上培訓,以不同主題教授參加者營運社創項目所需的知識及技能,學習企業家思維。此外,參加者可以遞交項目計劃書;獲選項目將得到高達港幣十萬元的種子基金,並進入六個月的培育階段。在不同領域的專家指導,加上全面的培訓、創客空間等支援下,「創效實現室」相信即使是剛起步的社創點子亦可逐步成真。
參與
向大眾推廣社會創新,並招攬有志之士投入社創。培育
培育尚在起步階段的社創想法。連結
連繫不同的社創單位,促進合作,共同發展。參與
向大眾推廣社會創新,並招攬有志之士投入社創。培育
培育尚在起步階段的社創想法。連結
連繫不同的社創單位,促進合作,共同發展。創效體驗:
由構思到原型設計
學習
建立
企業家思維
提案
爭取機會,
實現社創想法
培育
測試點子,
建立初創社企
18歲或以上
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至五人的組合
可以個人名義參與基本培訓; 以一至五人的組合遞交社創項目計劃書
18歲或以上
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至五人的組合
可以個人名義參與基本培訓; 以一至五人的組合遞交社創項目計劃書
網上報名
2024年10月16日 (HKT 00:00) 至
2024年11月6日 (HKT 17:00)
申請流程
於網上平台建立帳戶及報名
種子基金申請
2024年12月9日 (HKT 00:00) 至
2024年12月27日 (HKT 17:00)
申請流程
- 於網上平台遞交申請
– 入圍申請者將被邀請出席初次提案及最終提案,親身介紹其申請項目
- 評委將根據評審準則審核申請項目
- 得獎項目將獲種子基金及「創效實現室」的全面支援, 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培育階段
網上報名
2024年10月16日 (HKT 00:00) 至
2024年11月6日 (HKT 17:00)
申請流程
於網上平台建立帳戶及報名
種子基金申請
2024年12月9日 (HKT 00:00) 至
2024年12月27日 (HKT 17:00)
申請流程
- 於網上平台遞交申請
– 入圍申請者將被邀請出席初次提案及最終提案,親身介紹其申請項目
- 評委將根據評審準則審核申請項目
- 得獎項目將獲種子基金及「創效實現室」的全面支援, 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培育階段
第六輪公開招募
報名基礎培訓課程
2024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
基礎培訓
2024年11月至12月
種子基金申請
2024年12月9日至27日
初次提案
2025年1月中
最終提案
2025年2月中
通知得獎項目
2025年2月
培育階段
2025年5月至10月
第六輪公開招募
報名基礎培訓課程
2024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
基礎培訓
2024年11月至12月
種子基金申請
2024年12月9日至27日
初次提案
2025年1月中
最終提案
2025年2月中
通知得獎項目
2025年2月
培育階段
2025年5月至10月
創新性
15%
社會影響力
20%
項目的準備程度
30%
商業模式及市場分析
20%
投入程度
15%
*參加者在「基礎培訓」中的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便可取得全部分數,即整體分數的15%。
– 項目題材須關注各項貧窮議題及弱勢社群所需,尤以劏房住戶、單親家庭和長者住戶,如獨居長者和雙老為主 ,並以沒有居留條件限制的香港居民為受助對象
- 創效實現室獲社創基金委聘為第三批協創機構。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創業,令更多社會創業家以他們的意念、產品及服務回應社會需要,協助政府落實精準扶貧的政策方向。
參考資料:
創新性
15%
社會影響力
20%
項目的準備程度
30%
商業模式及市場分析
20%
投入程度*
15%
*參加者在「基礎培訓」中的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便可取得全部分數,即整體分數的15%。
– 項目題材須關注各項貧窮議題及弱勢社群所需,尤以劏房住戶、單親家庭和長者住戶,如獨居長者和雙老為主 ,並以沒有居留條件限制的香港居民為受助對象
- 創效實現室獲社創基金委聘為第三批協創機構。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創業,令更多社會創業家以他們的意念、產品及服務回應社會需要,協助政府落實精準扶貧的政策方向。
參考資料:
「創效實現室」的第六輪計劃由即日起至2024年11月6日公開招募參加者。
計劃歡迎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報名參與。
計劃內的活動及培訓均是免費的;培訓活動及課程、種子基金申請,以及為期六個月的培育階段皆不設收費。
不是。計劃歡迎有志投入社創的人士參與。詳情請見 報名資格 。
基礎培訓是專為有意實踐社創項目的人士設計。計劃舉辦培訓營、創客工作坊、網上課程等,並邀請專家顧問為參加者提供指導,藉此教授參加者建立社創項目所需的知識及技能,協助他們實踐想法。基礎培訓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企業家思維——題材涵蓋多個範疇,包括社會創新、項目管理、使用者調查、社會影響評估、決策及風險管理、社會投資回報、建立原型項目所需的創客技能、品牌管理及市場學、提案技巧等。
基礎培訓長達八個星期;培育階段則為期六個月。
計劃為進入六個月培育階段的得獎項目提供高達港幣十萬元的種子基金,助他們逐步實踐所想。長達三年的計劃一共進行八次公開招募。有關公開招募的詳情,請查閱公開招募;有關申請進入培育階段的資訊,請詳閱報名流程。
參加者可以個人名義報名參加基礎培訓。如欲申請種子基金,申請者須以一至五人的組合遞交社創項目計劃書;主要申請人將成為計劃與項目團隊之間的聯絡人。
計劃不接受此類申請。同一項目不能接受不同政府項目的資助,以避免資源分配不公。申請者須申報有否曾經或現正接受社創基金的資助。
基礎培訓是基於實踐社創項目所需的知識及技術設計,為準備參加六個月培訓階段的申請者打好基礎,同時了解申請流程與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因此,我們鼓勵申請者先參加基礎培訓,再進入培育階段。 如果參加者的基礎培訓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並申請種子基金,可取得評審準則中「投入程度」的全部分數,即整體分數的15%。
如果參加者的基礎培訓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並申請種子基金,可取得評審準則中「投入程度」的全部分數,即整體分數的15%。
基礎培訓的出席率會影響評審準則中「投入程度」的分數,即整體分數的15%。如果全部組員的出席率均達七成或以上,該組可全取「投入程度」的分數;如果有組員的出席率少於七成或以上,該組在「投入程度」部分的分數會按達標成員數目的比例計算——整體分數(15%)先除以組別成員的總數,再乘以達標成員的數目。假如三位成員中,有兩位達標,該組別在「投入程度」部分可獲10%的分數。
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的參加者可保留上一輪計劃的出席率,不過出席率只可保留一次,而且兩輪計劃必須相連;參加者亦可再次參加基礎培訓,但該出席率未能與上一輪計劃的紀錄相加。出席率不足七成或以上的參加者亦可再次參與基礎培訓,出席率會重新計算。此出席率的保留方式只適用於第一至七輪計劃。
計劃職員的直系親屬均不可以申請,以避免有利益衝突。如果申請人有關於潛在利益衝突的考量,歡迎向我們查詢。
可以。申請人可以遞交一份或以上的計劃書,但每份計劃書在內容及受眾上,須展示與其他計劃書的差異,以及其獨特性。
詳情請參閱評審準則。
申請人的社創項目不一定要與該輪計劃的主題相關。每輪計劃的主題只用作輔助舉辦「基礎培訓」之課程及活動。
可以。獲獎項目可用種子基金來支付團隊成員的薪金。
是。獲獎計劃須在進入培育階段前完成公司註冊,並在香港持牌銀行開設指定銀行帳戶,作為項目基金撥款專用戶口。 假如參加者未能完成以上要求,計劃保留延遲或取消發放種子基金的權利。此外,參加者須承擔開設公司及公司銀行戶口的費用。
沒有。獨資經營、合夥公司、有限公司均可。
需要。獲獎項目必須在香港持牌銀行開設指定銀行帳戶,作為項目基金撥款專用戶口;該帳戶只能處理與「創效實現室」獲獎項目相關的收入和支出,例如:收取種子基金、項目日常開支等。
除了財政上的補助,獲獎項目有機會認識富經驗的行內人士及專家;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範疇,與參加者分享經驗並提供指導。在六個月的培育階段中,參加者可利用MakerBay的創客空間,製作原型;MakerBay亦會開放共享工作空間予參加者。
在六個月的培育階段中,種子基金會分三期發放——首期發放五成,第二期為四成,最後一期為餘下的一成。種子基金會以預支形式發放予獲獎項目;如最後開支少於批出的金額,獲獎項目須退回剩餘的種子基金。
歡迎透過電郵 [email protected] 或電話+852 4638 0364聯絡我們。
想知道計劃的最新消息,請追蹤我們的Facebook及Instagram。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