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為中學生打造設計思維課程

工作坊和課程有什麼分別?「工作坊」強調產出,而「課程」則著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過去幾個月,我們為一所中學舉辦了 16節設計思維課程 ,讓學生透過非線性的方式體驗並學習設計思維,引導他們反思,並檢討自己的想法。對他們來說,這是個不斷嘗試和挑戰自己的歷程。 

學習設計思維需要反複試驗,所以比起一次性的工作坊,一系列的課堂能更效地應用。 在這篇文章,我們將分享如何設計設計思維課程,希望日後有更多學校能實施。

設計思維對我們來說是什麼?

設計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使你能夠創造以人為本的創新解決方案。它包括 同理心、創意自信、實驗精神。實踐設計思維需要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所以短短幾個小時未必足夠掌握。你可能了解到當中的理論、步驟或工具,但如果思維方式沒有改變,其實很難稱得上學會了。所以在這16節課程,學生需要通過製作試驗品,實踐設計思維。

教學框架

1/ 通過為某人製作來學習

我們在課堂總是說「構思方案是探索問題的一部分」。 學生為什麼停下來了? 通常這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完成品,必須以完美的狀態展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時常提醒學生,構思方案只是探索問題的一部分,即使試驗品未如理想都沒關係。


創作的過程,一切都圍繞用家的需要。在最後幾節課堂,我們要求學生為他們的目標用戶(老師、校工或小賣部員工)寫感謝卡,希望他們藉此反思並重新思考為該用戶製作東西的初心。 解難時我們會遇到無數次失敗,而這個「初心」可幫助我們克服挑戰。

學生的反饋
2/ 擴散性與聚斂性
我們在課程設計中採用的另一個模式是「擴散性與聚斂性」。

在「擴散性」課堂,學生要跳出框框, 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並樂於接受新的意見。相反,「聚斂性」課堂需要運用邏輯思維和分析技巧。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在兩種思維間轉換,所以課程設計時會將每節分為「擴散性」抑或是「聚斂性」,讓學生做好準備和熱身。

他們在 16 節課程中做了什麼?

以下是課程摘要,每節課堂約一小時,學生需要從探索問題開始,然後製作不同版本的原型。雖然他們製作的未必是一個功能齊全的齊全,但通過反複試驗,他們慢慢掌握了設計思維。

課堂內容
1了解什麼是設計思維
2通過活動建立同理心
3通過製作產品認識問題
4了解用戶需求(原型 1.0)
5整合用戶的見解
6創意發想
7實踐想法並創作試驗品以進行測試
8尋求意見並接受失敗(原型 2.0)
9整合用戶需求
10學習創客技能
11實踐與製作
12實踐與製作
13獲得和給予建設性的反饋(原型 3.0)
14從不同的角度改進原型
15同理心是一種意識
16產品發布和回顧學習歷程(原型 4.0)

變化

最後,他們創作的解決方案包括實體產品和數碼產品,部分學生更在課堂上使用no-code工具開發應用程式的原型。以下為原型的前後對比:

開始最後
清潔手推車教室清潔獎勵計劃
便攜麥克風連水瓶線上備課系統
自動售賣機食品包裝工具
人工智能筆記應用程式用於師生交流的應用程式
特製麥克風人工智能教學應用程式

16節課堂後,他們展示了解決方案,以及根據其他人的反饋而改良的學習成果。如前所述,這不是產品開發的終點,而是過程。我們很高興看到原型及學生的變化,他們知道面對挑戰時,失敗經常出現,重要的是繼續前進。

相關文章

回應

本網站使用 Akismet 來減少垃圾郵件。了解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