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之後我們會做什麼?

我們是一家名為 MakerBay 的小型社會企業,是一家位於香港的創客空間/創新中心,專注於社會和環境影響。就在幾個小時前,我們不得不暫時關閉我們在荃灣地區的總部,因為我們的三名員工和成員出現了輕微的症狀,我們正在等待結果。在我們得到結果之前,我們將對工作人員和公眾保持關閉狀態。 

1. 衝擊

在香港進行了 6 個月的抗議活動之後,2 月和 3 月應該是我們有記錄以來最好的月份。我們以為終於,我們看到了隧道的盡頭。過去兩週,香港的病例數再次激增,政府正在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This is where are today, March 31, 2020.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這就是今天,2020 年 3 月 31 日。 https://coronavirus.jhu.edu/map.html

這是一個清算的時刻。我通常不喜歡匆忙做出決定,而是花時間反思並做出有利於更大利益的長期決策。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們甚至開放?我們的創客空間為藍領階層通常負擔不起擁有自己的工作室的人群提供工具和空間。我們知道,因為在過去幾個月中,我們的許多會員未能支付會費,但我們仍然願意支持他們。通過舉辦許多教育研討會和實踐活動,我們在衛生方面加倍努力,並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盡量不裁員。我們還努力開發抗擊疫情的解決方案,但我們的努力都沒有真正擴大規模,以在我們的直接網絡之外產生重大影響。我們的一些成員獨立努力工作,功勞完全歸功於他們。

總而言之,我們一直在努力

  1. 支持我們的社區
  2. 確保我們的員工及其家人能夠保住工作並養家糊口
  3. 為流行病制定解決方案,儘管沒有達到我們希望的規模(我們製作了口罩、口罩架、測試和比較了不同的過濾器……)

2. 根本原因和時間表

A fruit bat captured by CDC scientists Brian Amman and Jonathan Towner in 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 on August 25, 2018.  (Photo by Bonnie Jo Mount /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CDC 科學家 Brian Amman 和 Jonathan Towner 於 2018 年 8 月 25 日在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捕獲了一隻果蝠。 (邦妮喬芒特/華盛頓郵報通過蓋蒂圖片社拍攝)

必須追溯故事的起源並解決根本原因,而不僅僅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症狀和影響。

  1. 1.越來越多的人類與自然脫節,因此不理解,不尊重,從而以提取的邏輯破壞環境,損害我們的生命支持系統和未來。
  2. 2.人類很快 征服和馴化剩餘的野生動物棲息地,迫使物種滅絕,或與與它們共享疾病的其他物種同居。
  3. 3. 人類利用、食用和交易各種稀有野生動物,在這種情況下,病毒被假定為從蝙蝠或穿山甲“跳出”,在不衛生的設施中作為食物或寵物販運。
  4. 4. 中國。
  5. 5. 香港。
  6. 6. 歐洲。而“群體免疫賭博”。
  7. 7. 美國。現在,1號。
  8. 8. 無處不在。

3. 世界的二元觀

這場危機揭示了我們的好與壞。在文章“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尤瓦爾·諾亞·哈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描繪了一幅對比鮮明的圖畫,他表達了病毒過後世界將如何改變。

“人類現在正面臨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危機。人們和政府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做出的決定可能會影響未來幾年的世界。它們不僅會影響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還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我們必須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我們還應該考慮我們行為的長期後果。在選擇替代方案時,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如何克服眼前的威脅,還要問自己,一旦風暴過去,我們將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是的,風暴會過去,人類會倖存下來,我們大多數人還會活著——但我們將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 […] 人類需要做出選擇。我們是走不團結的道路,還是走全球團結的道路?如果我們選擇不團結,這不僅會延長危機,而且很可能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災難。如果我們選擇全球團結,這不僅是對抗冠狀病毒的勝利,也是對抗可能在 21 世紀襲擊人類的所有未來流行病和危機的勝利。”

當然,這是一個粗略的二進制簡化, 摩尼教,但擴大哈里裡的名單有助於確定世界觀,它們可能是我們自己的還是其他人的:

Image from “ Eight Emerging Lessons: From Coronavirus to Climate Action ” by  Otto Scharmer

圖片來自“八個新的教訓:從冠狀病毒到氣候行動“ 經過 奧托·沙默

  • 不團結——團結
  • 監督——合作
  • 鎮壓——激勵
  • 虛假信息 – 信息
  • 恐慌、混亂——有組織的反應
  • 進取——和平
  • 無憂無慮——謹慎
  • 應對——預防
  • 中心化 – 去中心化
  • 金錢至上 – 以自然為中心
  • 囤積——分享
  • 種族主義——團結
  • 觀點、迷信——事實、科學
  • 消費者 – 創造者
  • 關閉 – 打開
  • 恨愛
  • 生病 – 健康

我們承擔的所有項目都必須體現我們想要生活的世界。所有這些都列在二元視圖的一側——當它有意義時。

我絕不是說這是左右分界。如果現在需要做任何事情,那就是不要諷刺人們及其世界觀。我們需要建造橋樑,而不是圍牆。我們需要傾聽彼此的意見,支持彼此的分歧。多樣性是韌性。


4. 在 COVID19 之後

隨著當前全球氣候變暖、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野生動物的不衛生消費,類似的病毒將繼續出現和 變異.即使我們最終在一兩年內研製出疫苗,這種流行病肯定會再次出現。讓我們在這裡說實話,隨著我們變化的速度,將會有更多的流行病。

“我絕對相信,如果我們繼續破壞自然世界、砍伐森林和捕捉野生動物作為寵物或食物和藥物的做法,未來還會有更多這樣的疾病。 […] 我們應該開始考慮下一個。”環保主義者警告說,冠狀病毒只是眾多流行病中的第一個

Enric Sala 博士,海洋生態學家,國家地理雜誌的一部分 自然運動獨立

我們需要從根源上解決這場危機,並改變我們與之互動的方式

  1. 自然
  2. 野生動物
  3. 其他
  4. 我們自己

我們不能“恢復正常”作為“幸運的倖存者”而不改變——並表現得一切都很好。許多人爭辯說 如果我們像應對 Covid19 一樣努力應對全球變暖,我們可能會及時做出必要的改變。 Otto Shamer 寫了一篇很棒的文章,我使用了其中的一個插圖(上圖)。

適應不僅僅是中產階級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在隔離中使用筆記本電腦工作。整個現代世界仍然依賴於無法長時間自我隔離的大多數人。誰來種植糧食?誰來運送?改造它?製造業的所有工作?教育?健康?文化?如果您認為這些都將實現自動化,我們將如何支持在這些行業工作的數十億人安全地工作?

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地想到我們中最脆弱的人,病人、老人、衛生工作者, 難民,我們中最貧窮的人,他們必須處理屍體、受污染的廢物,那些別無選擇,只能在清晨乘坐極其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晚上與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見面的人,知道他們沒有有資源養活自己或他們所愛的人,以防他們生病。


對於與 Makerbay 合作的人,以下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一些更改:

1.我們上網: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全新的 MakerBay 網站,該網站將組織大量免費的在線製造商和 STEAM 教育。我們將提供“硬”技能(技術)和“軟”技能(21 世紀技能和增長黑客思維)。

2.我們下線: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 MakerBench 更加分散,為每個人帶來創新者/發明者/製造者的能力

3. 我們注重影響:我們將混合使用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我們自己的自定義影響指標,以確保我們未來的決策以理性指標為指導:是什麼以可擴展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正在開發一個會員系統,跟踪我們每個會員的技能和影響力,因此可以作為我們的社區“貨幣”來鼓勵個人和社區的進步。

4. 我們支持我們的社區:通過為註重影響的項目提供免費或高折扣率。與 MakerBay 團隊一起,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讓需要 Makerbay 作為工作場所的社區和希望在 MakerBay 啟動 Covid19 救援計劃的志願者以衛生和可持續的方式共享空間。很快就會有更多內容。

5. 我們培養有韌性的人, 關係,城市: 我們將增加城市居民與自然、他人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聯繫項目的發起部分。

我們要解決眼前的危機,我們還需要超越當前的危機進行思考。沒有把我們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持續的危機中,並在我們的社交媒體向我們發送求救信號時做出反應,這有點令人沮喪。但我們也需要解決危機的根源,為長遠打算,為未來的危機做好準備,並儘最大努力防止這些危機的發生。

我們不知道我們還要對公眾關閉多久。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正在建設我們做更多事情的能力。我們很快就會見到你。

3 月 31 日 Cesar Jung-Harada 博客上的原始文章: 

https://cesarjungharada.com/notes/log/what-will-we-do-after-covid19

相關文章

回應

本網站使用 Akismet 來減少垃圾郵件。了解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