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初心 黃琪以永續設計醫治時裝工業

作者 : Kelvin Lai
英語翻譯:Trinity Chan
在這個物質資源豐富的時代,很多人都習慣棄置破損的物品,甚少選擇修補。尤其是衣物,在快餐式時裝的影響下,衣服不停推出便宜的新款式,就是為了推動我們不停買新衣服。漸漸我們都擁有太多用不完的物資,然後我們便會開始棄置,從而造成浪費。
「其實創作不一定要製造很多廢棄物,每個人都擁有太多資源,很多時候用剩餘的物資做新產品就已經足夠。」設計師黃琪 Kay,數年前結束做了十年的時裝公司Daydream nation,她坦言覺得時裝工業很病態,快餐式時裝慢慢佔據了整個市場。她認為當時的工作已經遠離了做創作的初心,所以她便決定放下工作到外國「慢活」一年。
外國人極簡主義的生活模式啟發了她,回港後她決定轉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及設計衣服的方向。除了不買新衣服外,她亦盡可能使用剩餘的物資做創作。她認為不單止時裝工業,整體來說任何工業也製造太多廢棄物,與其將這些可以再用的物資棄置,倒不如重新用來做創作,從而減少浪費。她亦覺得,普遍外國人的環保意識較香港人高,加上香港較少用回收材料做的創作,因此她認為回香港發展「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更有價值。她保留原本公司的名字,加入「為明日設計」的元素,創辦了Tomorrow by daydream nation。

修補、重塑與重新設計

「時裝工業應該是一個circular(循環),但以往傳統的做法都是Linear(綫性),製造、買賣然後棄置到堆填區,我希望可以改變這一點。」Kay轉型做永續設計後,時裝設計仍然是她專注點之一,她希望可以「醫治」一下這個病態的時裝工業,所以她創立了Fashion Clinic,主要做服裝的修補、重塑及重新設計。不單止為獨立客戶「治療」衣物,亦與不同服裝品牌合作,用他們剩下的材料或賣不出的貨品來重造成新貨品,減少浪費之餘亦透過品牌來宣揚永續設計。她亦有參與舉辦工作坊,透過教導大眾修補及重新設計自己的衣服,從而加深他們對永續設計的了解。

永續設計是唯一出路

除了專注永續時裝設計,Kay與她的團隊亦有做其他不同範疇的永續設計,例如產品、空間及家品等。她希望她的創作可以更有功能性及使用壽命更長。為此他們引入了一部可以將碎布料重新合成為一塊布的機器,利用這些重新編織出的布來製作家品,例如枕頭套。她亦有參與一個集合藝術和科學研究的項目,為一個研究生蠔淨化海水的海上實驗室編織布製裝飾,同樣是用重用布料編織。她認為永續設計需要應用在不同範疇的工業,而她的公司亦更像是一個為解決問題而設的顧問公司,為不同品牌構思改變的方式或幫助他們重用物資,希望透過設計為這個每況越下的環境出一分力。

相關文章

回應

本網站使用 Akismet 來減少垃圾郵件。了解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