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課堂應用設計思維 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一個 以人為本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結合設計、人為因素和用戶體驗等不同範疇,創造 有用,可行,令人嚮往 的新商品和服務,而非教育界的一時風氣。過去幾年,設計思維逐漸成為設計貼合用戶需求的課程及學習體驗的主流方法,快來了解何謂設計思維,以及教育工作者可如何應用設計思維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模式吧。
甚麼是設計思維?設計師不只解決問題
「設計思維是以人為本的創新方式。它應用設計師的技術,融合科技的可能性與人們的需求,建立成功的企業。」IDEO設計公司總裁Tim Brown如此說。
Bela H. Banathy在他1996年出版的著作《Designing Social Systems in a Changing World》中提出這個模型。他將設計過程形容為不斷探索各種可行方案,再合併和細化成一個具體選項的過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問題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有相似之處。解決問題前我們要先深入了解問題本身,如何導致這個問題發生?可以用甚麼方法定義問題?問題根源是什麼?
雙鑽石模型有四個階段︰
- 發現 — 進行市場和用戶調查,了解問題範圍
- 定義 — 整合和理解研究結果,釐定問題和範圍
- 發展 — 辨識、試作、測試不同可行方案
- 交付 — 選擇最終方案,不斷優化直到發佈
由此可見,設計思維是為貼合用戶需要而設計,或重新設計產品或服務的過程。視乎項目需要,設計師可彈性改變過程和結構,但基本上都由理解用戶開始,這涉及廣泛的資料搜集,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第二步是整合數據,建立用戶畫像,確保設計能針對用戶所需。之後就是實際設計,設計師可以在過程中測試自己的設想,根據結果修正他們的設計,不斷重複直到效果理想。無論是設計產品,服務還是學習體驗,設計師都會先製造試驗品,獲取用戶意見後再推出市場。
設計思維是一種包含三種重要元素的思考模式︰
- 同理心:保持開放心態,明白你對對方一無所知
- 創意自信:有自信地展示你的創意
- 實驗精神:除了徵求別人的意見,亦要參考反覆試驗的結果
將設計思維融入課堂活動前,請記住︰
- 設計思維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是運用以人為本方式去解決問題的方法。
- 你需要從實戰中學習設計思維,透過練習和製作試驗品,才能慢慢掌握。你不能單靠書本和過往研究學習或教授設計思維。
- 應用設計思維需要改變固有的思考模式。同理心,創意自信和實驗精神並非與生俱來,而所有工具都是轉助我們轉換思考模式。
- 設計思維不是一個線性過程。你應不斷嘗試、評估和重製你的試驗品。
- 解決問題是了解問題的一部分。
- 接受 不確定性 是接受新方法的關鍵。
為甚麼要在教育中使用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有不少好處,讓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應用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精粹是以人為本,比起設計者想要的效果更著重用戶需求。亦因為設計思維的重心就是解決問題,無論是學生的學業問題,還是老師在教學上的疑難,都可以應用設計思維發掘解決方法。
另外,設計思維亦有助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令學生更主動地採取行動,自行解決問題。這可以讓他們運用翻轉教室提供的互動時間,與其他人交流、合作。
另外,設計思維亦有助翻轉教室的教學模式,令學生更主動地採取行動,自行解決問題。這可以讓他們運用翻轉教室提供的互動時間,與其他人交流、合作。
如何在課堂活動應用設計思維
在課堂活動應用設計思維前,你要先決定 希望解決的問題 ,現行的做法有什麼想改變或改良?然後,再透過訪問持份者、用戶調查,以及分析現有數據(如測驗成績),了解問題成因。直到這階段,
你還在理解問題 。接下來,請將數據整合成用戶畫像,再提出用戶需求的假設。最後,邀請用戶測試初步解決方法,看看對他們來說是否可行和實用。
你還在理解問題 。接下來,請將數據整合成用戶畫像,再提出用戶需求的假設。最後,邀請用戶測試初步解決方法,看看對他們來說是否可行和實用。
總結
本文解釋了設計思維的中心思想,以及教育工作者可如何用這套思維模式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我們討論了設計思維的主要元素,並提出了幾個應用設計思維的方法,分別是了解用戶、整合資料、提出假設,和設計初步方案。如靈活運用,可解決不同議題和行業面對的挑戰。
總括而言,設計思維不只針對設計師,教育工作者也可應用設計思維,創造超越一般課程的學習經歷。
總括而言,設計思維不只針對設計師,教育工作者也可應用設計思維,創造超越一般課程的學習經歷。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