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 [第 1 部分] – 試驗生物塑料

這是一個自發的項目,我和DIY BIO 的香港人伙伴一起做的。

促使我做這個項目的動機是什麼?

有3個原因:

塑料垃圾問題。我們住在一個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塑料垃圾的城市。新聞還報導說,這些廢物沒有得到適當的回收利用,這些廢物可能會進入海洋並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降解。因此,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要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建立可持續的方式和循環經濟。

DIYBIO 社區項目,結合我們的興趣和特長(您可以在下面的思維導圖中看到我們如何規劃項目)

個人原因:我在大學參加生態學講座時得知海洋中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帶(塑料湯)很驚訝,作為創客空間的工作人員,我看到包裝或報廢的激光切割和報廢有很多浪費。每天3D打印材料。這些原因都讓我想設計一個材料循環模型,以減少浪費並開發可持續的新材料。

生物材料的思維導圖(來源:Maria Li Lok Yee)

 

觀看此視頻,您會為我們丟棄的塑料數量及其對環境產生的巨大影響感到震驚。

嘗試不同的食譜

我們嘗試了幾種食譜(基於澱粉的、基於明膠的、康普茶),而該方法非常通用。所以我想先介紹一下方法。

方法

它是如何工作的? 在加熱過程中,碳水化合物與相鄰的鏈形成交聯,形成基質。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你可以閱讀 這個 頁。

食譜

澱粉基

食譜1:

  • 50毫升水
  • 5毫升醋
  • 5克甘油
  • 6克小麥粉

食譜2:

  • 50毫升水
  • 5毫升醋
  • 5克甘油
  • 7.5g 馬鈴薯澱粉

食譜3:

  • 50毫升水
  • 5毫升醋
  • 5克甘油
  • 6克木薯澱粉

食譜4:

  • 50毫升水
  • 5毫升醋
  • 5克甘油
  • 7.5g 紅薯澱粉

食譜5:

  • 50 毫升甜菜根汁
  • 5毫升醋
  • 5克甘油
  • 7克馬鈴薯澱粉

=== 參考: https://www.wikihow.com/Make-Bioplastic-Easily ===

明膠基

食譜:

  • 240 毫升冷水
  • 48克明膠(你可以在超市買到果凍粉)
  • 12g甘油(你可以從藥房買到)

— === 參考:Clara Davis (2017) Fabtextile === —

康普茶

食譜1:

  • 1.5L熱水
  • 綠茶葉
  • 150毫升醋
  • 150克糖

食譜2:

  • 750毫升熱水
  • 紅茶葉
  • 75毫升醋
  • 75克糖

食譜3:

  • 750毫升熱水
  • 綠茶葉
  • 75毫升醋
  • 75克糖

您可以將生物塑料糊狀物放入模具中,也可以將其倒入培養皿中,均勻塗抹,然後晾乾。在25℃下乾燥通常需要2-3天。在我們的案例中,我們保持蓋子打開並將生物塑料樣品放入 25C 以下的培養箱中培養一周。

圖片製作:

實驗結果

在鍋中加熱時,澱粉基生物塑料非常粘稠。大約需要3天才能乾燥。所得產品是非常有彈性的片。

基於明膠的生物塑料乾燥快,易於澆鑄成大片,最終結果是彈性半透明的彈性片。這些特性使其成為適合激光切割和縫紉的材料。

我們的康普茶實驗失敗了,表面長出了黴菌。也許我們需要用開水和醋對容器和器具進行適當的消毒。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混合物中沒有足夠的細菌儲備,因為我們沒有放 scoby 作為開胃菜。

性能測試

然後,我們對生物塑料進行了兩項性能測試。

1. 可燃性測試

明膠生物塑料片遇火未著火。

木薯澱粉基生物塑料一旦著火就會在火焰中燃燒。

一般來說,澱粉基生物塑料比明膠基生物塑料更易燃。

2. 激光切割測試

激光切割測試的結果相當不錯。它不需要高功率來切斷它。這是我在激光機參數設置中使用的功率和速度:

  • 速度:30mm/s
  • 工作功率:50%
  • 轉角功率:27%

在進行性能測試後,我們發現基於明膠的生物塑料有很多可能的應用。它可以作為替代有機材料來製作袋子、錢包、食品包裝、刀叉、衣服等。

在第 2 部分中,我將分享我如何將基於明膠的生物塑料片材變成手提袋。

相關文章

回應

本網站使用 Akismet 來減少垃圾郵件。了解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