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木非垃圾 DOSHA用創作回饋社會
運送貨物時,往往都會使用到很多木材去包裝,例如卡板或是紅酒木箱。很多時,當它們完成任務後,便會被當成垃圾丟棄到堆填區。一群20歲出頭的年輕人卻為這些被視為垃圾的木材尋找出路。他們成立了「DOSHA Woodcraft」開始進行回收,再造,一手一腳令它們重生。他們更透過創作及社區聯繫,幫助劏房家庭度身設計家具。他們希望改變大眾對回收木的看法之餘,亦能推動環保及改善基層家庭的生活。
他們的創作之路源於一份功課。修讀產品設計的他們,因功課的要求嘗試探討不同材料應用在設計上的可行性。他們留意到以實木製成的卡板木與平常用在家具製作上的木材分別不大。於是開始以卡板為作品主軸,開始著手設計,讓它們重生。由清潔卡板開始到設計、到製作木凳子都是自己一手一腳去完成。縱使身邊的人都認為在技術而言,卡板木有一定限制,較難做到心中設計,但他們不甘心輕易放棄,並想籍此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最終不但在學術上得到優異成積,更啟發了他們,創立了DOSHA Woodcraft。
他們的創作之路源於一份功課。修讀產品設計的他們,因功課的要求嘗試探討不同材料應用在設計上的可行性。他們留意到以實木製成的卡板木與平常用在家具製作上的木材分別不大。於是開始以卡板為作品主軸,開始著手設計,讓它們重生。由清潔卡板開始到設計、到製作木凳子都是自己一手一腳去完成。縱使身邊的人都認為在技術而言,卡板木有一定限制,較難做到心中設計,但他們不甘心輕易放棄,並想籍此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最終不但在學術上得到優異成積,更啟發了他們,創立了DOSHA Woodcraft。
環保與社區的結合 以回收木製作劏房傢俬
他們知道要發展事業,不能單靠賣產品維持業務。所以他們利用回收木創作的獨點去發展新方向。大學四年級時,他們有一個機會為劏房家庭用回收木客製家具。由探訪、量度尺寸及與受助者交流,從而了解他們的困難及需要。發現有不少住在劏房的小朋友,連做功課的桌子也沒有。因為空間所限,市面上的家具很多都不適合他們使用。因此,他們為5戶劏房家庭度身設計家具,「一開始只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想多點觀察多點了解,沒想到最後幫到受助者,自己也非常開心。」就因為這次的機會,他們亦開始關注劏房問題,令DOSHA除了以回收木創作外,亦做更多回饋社區的工作。
現在,他們正為住在南區的劏房戶製作家具,他們除了自己「閉門造車」,亦邀請一班劏房街坊一同設計、改善,從而發展出一套能迎合多個劏房家庭的傢俬。現時計劃主要靠慈善基金及網上集資來運作,他們希望未來可以被政府納入「關愛基金」的家具供應商名單,令他們設計的家具能幫助更多基層家庭。
現在,他們正為住在南區的劏房戶製作家具,他們除了自己「閉門造車」,亦邀請一班劏房街坊一同設計、改善,從而發展出一套能迎合多個劏房家庭的傢俬。現時計劃主要靠慈善基金及網上集資來運作,他們希望未來可以被政府納入「關愛基金」的家具供應商名單,令他們設計的家具能幫助更多基層家庭。
以教育改變大眾的偏見
DOSHA的作品以回收木作主軸下幫助基層家庭,雖然得到不少支持,但仍面對一個殘酷的問題就是大眾對回收木有偏見。在大眾眼中回收木就是骯髒的、是別人不要的垃圾。甚至曾經有人說:「你們用垃圾做出來的東西還不是垃圾。」他們曾因為這些根深柢固的思想而失落,但同時亦激起他們想改變大眾看法的決心。他們坦言一開始也將回收木稱為垃圾,但細想之後覺得其實「垃圾」只是人們主觀看法。客觀來說這些所謂的「垃圾」是沒有被使用的資源,經過處理及修整,「垃圾」也能變得很有用。他們希望可以令大眾明白這一點,所以在設計產品及幫助劏房戶之餘,他們亦不時舉辦工作坊。透過讓大眾接觸回收木,從而改變他們的看法。特別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期望能在偏見形成之前令他們明白回收木意義。
隨著越來越多人認識他們的創作,大眾的接受程度亦越來越高。甚至有室內設計師利用DOSHA回收木家具作為設計主軸,建造一個與回收家具相關的空間。他們期望未來可以讓大眾看到回收木就能想起DOSHA,並將回收木視作一般木材使用,從而將它應用在不同範疇上,達致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發展。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