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木不廢 「集棄場」升級再造卡板改變既定印象

英文翻譯:Trinity Chan

「大部份作品都是靠自己由零開始嘗試,之前沒有做過,亦沒有參考例子,所以每一次都令我很深刻。」創客精神最注重的是從不斷嘗試及失敗的經驗中學習並成長。人稱「卡板叔叔」的David,起初靠網上影片學做木工,並回收被人棄置的木材,升級再造成不同產品。他創立了「集棄場Dne repurpose」,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改變大眾對卡板木及其他回收木材的觀感。

與卡板「結緣」 回收自學再創作

David第一次親身接觸卡板木,是在一次辦派對的時候,由於他經營的露營地沒有足夠桌椅,所以透過朋友回收了30塊卡板,當桌椅使用。及後,他發現卡板木材,相比原有蔗渣木製成的桌椅品質更好。他便把心一橫,拆下卡板木來取締殘舊桌面,他十分喜歡製作出來的效果,自始便開展了卡板創作的路。

圖片來源:dne_repurpose Instagram

原先做電腦維修的David,起初只打算逢週六、日經營露營地,但開始卡板創作後,他發現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剛開始沒甚麼收入,只好節衣縮食,靠兼職維修電腦慢慢過渡。對木工不熟悉的他,除了透過網上自學及不斷嘗試,他亦試過問身邊做裝修的朋友,「他們都叫我不要浪費時間,卡板很髒、有蟲又有釘孔,正正經經買木材做木工更好。」David回想起當初朋友的話,他說這是普遍人的看法。但他認為卡板木只要經過簡單的處理,其實與普通木材無異。看到每天有這麼多被廢棄的卡板,他覺得可以再作利用,製作不同的產品。

讓大眾接觸卡板木 用創作改變既定印象

從一邊經營露營地一邊學木工做創作,到現在於新蒲崗開設自己的工作室,David用卡板做過無數作品。其中他認為最有趣、最出乎意料的是一個名為「Robot R」的產品。當初製作這隻木公仔,是希望大眾有機會將卡板木拿上手,親身去感受卡板木是怎樣的木材。一開始David對這個作品沒甚麼信心,但第一次參與市集,便有中學老師邀請David教他的學生製作Robot R。原本擔心中學生會覺得太簡單太沉悶,沒想到他們能運用身邊的材料裝飾木公仔。就連平時專注力不足的學生亦非常投入做木工,令老師和David都感到出乎意料。
近兩年疫情令到網課成了新常態,David亦將工作坊「搬上網」。雖然無法親身教授木工,但反而激發大家用家中的多餘物資加入創作,令木公仔變化出不同的造型。隨著越來越多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及大人參與,最近David就推出了第500隻Robot R的特別版,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人親身接觸卡板做創作,從而對它改觀。
要令大眾對卡板的主流看法改變,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我的方法就是將產品做漂亮一點。」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背後卻包含無數次的嘗試及改進。「如果有客人說『原來卡板也可以做得這麼漂亮』,那麼我就已經覺得自己成功了。」近年開始越來越多學校和團體找他合作,最近他便為一間學校製作了一個大型的木製元素週期表。得到老師及學生正面的迴響,令David更有動力發展下去。他期望日後可以擴展工作室,聘請聽障或語言障礙的人士來工作,令他的作品可以改善環境同時幫助有需要的人。

訪問影片

相關文章

回應

本網站使用 Akismet 來減少垃圾郵件。了解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

Ms. Angie Zhou

Education Specialis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gie Zhou is an Education Specialist at MIT App Inventor. She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Dreams Come True in Shenzhen, where she developed online coding courses for kids. She also has previou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experience at First Code Academy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