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icademy Study Group in Makerbay!
I joined a meetup held by Makerbay and DIY BIO HK, it’s a Textile x Bio x Digital Fab Study Group! In this few weeks, we…
I joined a meetup held by Makerbay and DIY BIO HK, it’s a Textile x Bio x Digital Fab Study Group! In this few weeks, we…
在11月25-29號我們與BGCA一同到日本東京探索,參加了不少工作坊,也參觀了不同的Maker space,這幾天裏真的得益不少呢! 第一天很晚才到達東京,回到酒店便睡了。第二天一早起行到達我們的第一站︰東京玩具美術館(Tokyo Toy Museum) 。光是他們的門牌就已經非常吸引了!一個個用雷射雕刻上名字的木頭拼在一起變成一幅大牆。館內的內容更是吸引,有很多木製的玩具利用木的特質做出不同形態。在館內我們全部都變成小朋友,每個玩具都研究一番,看似簡單的玩具都暗藏玄機。例如簡單的木頭配上磁石﹑塗上鮮艷的顏色,再加上簡單的榫位,就已經可以變成一個大家愛玩的跳高遊戲;木頭配上繩子,便可以造成釣魚遊戲;加上波子,便可以變成滾珠遊戲;加上一塊布,變成了過三關的遊戲。除了木造的玩具外,也有一些編織﹑紙做出來的玩具,真的應有盡有。對於社區中心來說,全部玩具都很有參考價值呢! 館內的工作人員縱使語言不通,但都十分熱情地跟我們講解每一個遊戲的玩法,要不是我們趕着去下一個地點,大家都捨不得走呢! 東京玩具美術館 (Tokyo Toy Museum) http://goodtoy.org/ttm/ 地址:〒160-0004 東京都新宿区四谷4-20 四谷ひろば内 接著,我們去到銀杏節祭典。說到祭典,當然不少得美食,但除了美食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手作攤位,例如手作陶瓷﹑蠶蛹做的裝飾假花攤位等等。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天然染布的攤位,店內每塊布染出來的顏色都十分美麗,忍不住跟店主詳談兩句。但是以我們的日本語水平根本不足以能夠順利與店主完成對話,但我們沒有放棄,不斷指手畫腳並利用有限的語言和翻譯軟件,得知店主原來在深山有一個工作室。店主也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到那裏,雖然今次旅程我們不能去,但是有機會的話真的很想去參觀一下,體驗一下當地傳統染布的手藝! 難得見到高手,當然不會錯過發問的機會。我和Emily不斷地問他有關染布技術的方法﹑染材﹑媒染等等,老闆都不厭其煩地為我們一一介紹,縱使我們語言不通,但能夠感受到的是大家都有着共同的興趣,大家都在為這個手藝而努力,那種感覺是幸福的。 臨走前老闆還介紹了在東京比較有名的天然染材料店給我們,我們決定第二天到那裡拜訪一下! 吃過飯後我們去到DMM.make AKIBA參觀,這裏是一個與MakerBay很像的共享空間,裏面有着不同的設施工具及機器供大家使用。這裏很大,可以做到每一間房有着不同的功用。除了工場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房間,每個房間有着不同的功用,例如有數位制作房(Digital Fabrication) ﹑設計房(Design)﹑電路房(circuit)﹑縫紉房(sewing)﹑測量房(Measurement)等等。對於熱愛紡織的我,最喜歡當然是他的縫紉房(sewing),房間整齊地擺放着三部縫紉機,一部是鈒骨機,一部是仿工業家用縫紉機,還有一部是普通家用縫紉機,應該是用來補足仿工業縫紉機只能走直線的不足,三部精而簡的縫紉機足以應付大量的縫紉工作。差點先忘了在房間佔最大空間的,是一部多針繡花機,在參觀房間時,職員正利用它為員工們的衣服繡上“Staff(職員)”圖案,繡出來的工作服十分型格﹑質感也很好。 除了縫紉機和工具外有一部機器很吸引我,是一部智能的熱打印機,能把不同圖案輕輕鬆鬆打印在布料上,但體積卻與一般影印機相約,使用起上來也十分容易。 DMM.make 一共有兩層除了Studio部份外還有一層是Base,這裡是一個共享空間,大家可以在那裏一同討論﹑分享,還有一個很精美的咖啡店。 DMM.make AKIBAhttps://akiba.dmm-make.com/地址:Japan, 〒101-0022…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到昨天老闆介紹的一間藍染店舖「藍熊ビル」,一開始看到店面不大以為會很少東西買,但其實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裏面的染料應有盡有,除了有天然染所需的染材和染媒之外,還有一角是賣我未嘗試過的化學染! 可能見我們一大班外國人到店,店主有些惶恐,便問我們是從哪兒來。我們和店主互相介紹後,他得知我們對天然染很有興趣後,便邀請我們到整座大廈參觀,原來這店舖只是這座大廈的冰山一角!這一棟大廈的地下和五樓是店舖外,其他都是他們用來做工作坊及工作室的地方。友善的店主帶我們遊歷了他整棟大廈。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做藍染的儀器、工具及場地,也參觀了他們用來做染布工作坊的設置。感激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讓我得益不少啊!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帶更多人過來這裏,認識天然日本的傳統藍染。藍熊ビルhttp://www.aikuma.co.jp/html/company.html地址:日本〒111-0034 Tōkyō-to, Taito City, Kaminarimon, 1-chōme−5−1 買完材料後我們到達一個做切割玻璃的地方,叫做「創吉」。切割玻璃看似簡單,一個滾輪把杯子碰上去,慢慢地磨擦變成了一條凹痕,再利用這些凹痕做出不同的圖案。看師傅操作好像很簡單,但實際自己操作時便發覺沒有想像中容易,手要十分穩定,用力也要很平均才能做出美麗的圖案。平時嗶哩吧啦的他們在製作時都變得十分安靜。創吉https://www.sokichi-workshop.com/blank地址:〒111-0034 東京都台東区雷門2-1-14 差不多入黑,我們去到小津和紙學習製作和紙。師傅先示範一次,然後到我們自己嘗試。師傅簡簡單單的把木框放進水裏搖兩下,出來便是一張十分完美的和紙。但我們每個人至少試了兩次也不太成功,大大的挫敗感一擁而上。可見傳統手工是一朝一夕經驗儲回來,絕不是一時三刻能夠取代的。小津和紙https://www.ozuwashi.net/地址: 3 Chome-6-2 Nihonbashihoncho, Chuo City, Tokyo 103-0023日本 晚上我們去到「和なり屋」,這裏是一個能夠嘗試藍染和編織的地方。對有些社工來說藍染也是一個很新的體驗,有社工第一次嘗試藍染後竟然說想把他的迷你四驅車也染成藍色,看來他是喜歡上藍染了呢。編織方面是用一部比較傳統的木製編織機,配合手和腳部的動作才能一針一線的完成,即使是小小的杯墊,也需要用上不少的時間呢。但成果總是不會讓人失望大家似乎都很喜歡的自己的作品。和なり屋http://wanariya.jp/地址:日本〒111-0031 Tokyo, Taito City, Senzoku, 1 Chome−8−10 黒澤ビル一階…
第三天一早我們跑到酒店附近的日暮里纖維街,可惜時間太早,並未有很多店舖開門。我們便死死氣的去到下一站FeNEEDS Welders Point。這裏是一個做金工的地方。師傅教我們用不同字母拼成自己想要的門牌,再在鐵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後利用他的等離子切割機(Plasma Cutting Machine) 切割出自己想要的形狀。一開始我以為操作起來與𠝹刀差不多,但是用後發覺和想像中很不相同。因為落筆處會發出火光,手也要很穩定。在沒有間尺和穩定器的幫助下完成切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後我做了一個MakerBay Logo,把它帶回公司掛在當眼處,大家來MakerBay時,可以找找這個牌掛在那裏哦。社工們都很認真地為中心Maker Room的門牌而努力,大家都做得很漂亮呢!Fe NEEDS Welders Pointhttp://www.feneeds.jp/地址: 1 Chome-15-12 Sasuke, Kamakura, Kanagawa 248-0017日本 接著我們來到了FabCafe,這裡是個推廣使用數位製造工具的共享空間,鼓勵實作與知識共享的實體社群,讓大家都可以成為一個「自造者」。他們的名字「Fab」具有兩個含義:「FABrication」和「 FABulous」。職員先在樓下的FabCafe為我們做簡介,然後帶我們周圍參觀。最底層雖然是一間Cafe,但是也擺放着一些機器供大家使用,例如雷射切割機、UV打印機等等。也有一個位置是放不同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在這裏供觀賞和購買。接着他帶我們上樓上,樓上是他們的共享空間,擺放着不同的工具,也劃分了不同的區域,我們參觀時有不少使用者在共同創作及討論,非常熱鬧。FabCafehttps://fabcafe.com/tokyo/地址: Dogenzaka Pia 1F, 1-22-7 Dogenzaka, Shibuya-ku, Tokyo…
What material will you use to make a bag? Fabrics? Or have you thought of using paper to make your own backpack? This July, a…
参与5天泰国自然染工作坊简体中文: https://www.makerbay.org/blogs/news/5-1 Joining Thailand natural dyeing five days workshopEnglish version: https://www.makerbay.org/blogs/news/joining-thailand-natural-dyeing-workshop 我想和你們分享我在野外不可思議的手作經驗。在四月的時候,我參加了由EARTH.er (https://www.earthertaio.com/)所舉辦於2019年4月20日至24日為期5天的泰國自然染工作坊。 <EARTH.er 泰北5天植物染及農村體驗工作坊> 在工作坊開始前兩天提前來到了這裡,在這兩天,我去了位於清邁的手作者的天地Makerspace. 也發現了許多位於清邁的布料市場,裡頭五顏六色的布料,總是吸引著你的目光。 來到了工作坊的第一天,工作坊一開始,我便在機場旁遇見了同為此趟染色的隊伍,我們便一同前往下榻的民宿(螢火蟲基金會Nakoli Foundation)。是個寧靜且美好的家園,周圍環繞著綠意盎然的樹木。 工作坊第二天,我們來到了 P. Muck 的染色工作室。他介紹了不同的天然染原料給我們認識。像是紫膠能夠製出紅色。首先,你需要將紫膠壓碎成小塊,接著倒入沸水中,均勻攪拌,重複這個步驟幾次,直到大部分的紅色染料從紫膠中釋出,最後便可得到一碗天然的紅色染料。為了改變成不同層次的紅,我們可以從中加入一些羅望子汁與明礬,這兩樣東西能夠影響染料中的酸鹼值,使顏色根據你添加的多寡而有所變化。假如你想要亮紅色,你可以多加點羅望子汁。假如你想要的是粉紅色,那麼你就可以多加點明礬在裡面。 紫膠無法一年四季都採集的到,P. Muck告訴我們可以在市場裡買到粉末。你只需要將粉末與水混和在一起,你就能夠獲得一大碗的染料,非常的方便但價格也十分的貴。 工作坊第三天,P. Muck 向我們展示如何利用烏木果實製作出深棕色,你可以在8月至9月採集到它們。染料提煉的過程都是十分相似的,但別忘了使用前要先過濾,否則,當你在染色時,果實殘留物將會黏著在你的布上,如此一來,顏色便無法均勻地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