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零開始從實作中學習 Maria : 初學者心態有利創新
人的一生中總會面對很多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有人會選擇逃避,不願踏出第一步去嘗試;但亦有些人勇於接受挑戰,希望透過體驗新事物來發掘自我,並擴闊自己的視野。我們這次的主角——MakerBay的Maria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Maria在大學主修應用生物學,雖然看似與創客沒有太大關係,但她加入MakerBay的大家庭後,由普通會員,發展成MakerBay的核心人物,當中的故事全因為當初她敢於接受挑戰,透過實踐來學習,並將自己的興趣和理念帶到工作中。
敢於嘗試專長外的事物 邊學邊做才能發掘更多可能
大學畢業後,Maria計劃在香港開辦一個專注生物學研究的共享實驗室——DIYBIO HONG KONG。希望可以透過與俱備不同專長的人合作,從而發明創新的設計,並一起做「貼地」的研究。有一次,她參與了一間專注STEM教育的機構所舉辦的義工活動,並從中認識到MakerBay,她發現MakerBay在提供共享創客空間,同時亦專注創客教育,與她想做的事相近,所以便加入MakerBay成為會員,並租用共享空間。
她認為MakerBay的創客空間為她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機會去嘗試新事物。她形容MakerBay就像是一個實驗基地,讓她學習自己專長以外的東西,從而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當時共享創客空間在香港仍是較新的概念,剛開辦MakerBay的Cesar看到她這個肯學肯試的年輕人在工作室中埋頭研究,便邀請她在MakerBay工作。喜歡接受新挑戰的Maria接受了邀請,在MakerBay做教育工作。Maria笑稱,當時就像是賣身在MakerBay工作,換取一個可以做自己研究的空間。不過,在加入之後,她卻面對另一個難題——常被安排去教一些她不懂的技術。
其中一次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要為一間國際學校設計一個創客教育課程,其中一個活動是與學生們一起製作可以載人的船。但當時她與她的同事對製作船完全沒有認識,而他們需要在教導學生的同時自己也一起學習。她形容與其說自己是導師,不如說自己是學生們的同行者,因為這次的經驗,她明白到很多事不一定要完全了解才能做,有時候可以透過製作過程來學習。她認為對一件事如果十分了解就會沒有探索的空間,反而一知半解才可以在探索時發掘創新的想法,從而跳出限制思想的框框。雖然讓沒經驗的人去做導師聽起來很瘋狂,但亦正因為MakerBay放手讓年輕人去嘗試,才令Maria可以同時得到成功及失敗的經驗,並建立更穩固的基礎。
設計思維只是輔助 活化社區靠溝通與共創
另一個令她覺得非常有意義的計劃是「東澳山水研作舍」,這個計劃主要是在大嶼山的東澳古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社區研究,深入了解古道的歷史和故事,並利用創客常用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去了解社區,從而為社區活化鋪路。Maria認為這個計劃有意義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計劃能實際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在真實世界中。而她亦慢慢發現,所學的理論其實只能當是輔助的工具。「你不太可能叫一個老人家透過畫圖去運用設計思維。」她說,由於實際訪問到的持份者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使用設計思維去解決問題。
透過這個計劃亦令她明白,要了解社區,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溝通。在與當地居民及古道使用者的交談中去了解對方,慢慢建立互信,有時可能要透過在當地消費,令到店主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建立互信亦不是一次走訪能夠做到的,必須要多次溝通及研究才能深入了解當地的故事及潛在要改善的地方。這個計劃不單只成為政府日後活化社區的參考指引,亦令到Maria與其他參加者更加了解設計思維的實際應用及深入研究社區的方法。她認為要真正活化社區或改善社區的設施,不能單靠一方面「閉門造車」,必須要親身與社區的持份者溝通。就如東澳古道這個例子,他們除了要了解附近居民,亦要了解古道使用者及行山客等。透過溝通並與各持份者共同創造(co-create)才能設計出符合社區需要的設施。
創客教育精髓在於培養實踐精神
近年越來越多學校重視STEAM教育,與其相近的創客文化及教育亦隨之興起。但Maria認為創客教育的精髓是培養年輕人的思維,讓他們透過實踐及動手做去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不怕失敗,願意從不停嘗試中尋找解決方法。而運用創客的實作技術只是其中一種手法去呈現這種思維,她認為現在越來越多做創客教育的機構的專注點已經轉變,不再是只集中於教導如木工、金工、縫紉等實作技巧,而是更注重如何運用創客思維。她指出現在學習實作技術的目的與以前不同,以前的人學習實作技術是為了用這些手藝去維持生計,而現在學習這些技術是為了輔助學生去發展創新思維,令他們從自己的嘗試中發掘更多的構思。所以她覺得,當「創客文化」或是實踐動手做的精神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去呈現,是創客文化遍地開花的結果。
Responses